点赞!三峡大学“水下机器人”团队拿下国家一等奖!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服务项目 > 水下拆除

点赞!三峡大学“水下机器人”团队拿下国家一等奖!

2024-03-02 水下拆除
详细介绍:

  近日,2022年RoboCom机器人开发者大赛CAIR工程竞技赛道——输油管巡检技术挑战赛国赛决赛成绩正式公布,由创新创业学院金俊老师指导的水下机器人团队以全国第三名的成绩荣获国家一等奖。

  本次大赛由工业与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已连续三年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协会《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吸引了众多知名高校学子的参赛。该赛事旨在搭建一个开放式资源共享平台,促进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创新应用,推进高等教育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助推教育与产业的对接与转化,发掘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复合型的技能人才。

  本次大赛分为省内区域选拔赛和全国总决赛,三峡大学水下机器人团队顶着繁重考试和紧张备赛的双重压力,凭借平日扎实的学习功底和坚韧不拔的求索精神,在省赛选拔赛中以省赛冠军的成绩取得国赛“入场券”,并在本次全国总决赛中荣获国家一等奖(季军)的好成绩。

  三峡大学蔚蓝之星水下机器人团队成立于2020年,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多个国家级和省级比赛中取得佳绩。该团队致力研发的水下机器人融合了视觉识别、自动控制等技术,需要学生具备机械设计、电路控制,以及计算机编程的知识技能,对学生专业技能要求极高。因而想要在赛事中取胜,不仅需要学校专业教育的强势支撑,紧跟时代的创新意识与超前规划也必不可少。

  近年来,随国家“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新基建”战略行动计划的推进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地发展,三峡大学抢抓机遇,优化布局,坚持人才培养紧跟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强化传统水利电力优势学科,拓展新能源、新材料、AI与大数据、智能制造等学科专业,推动三峡大学向“水利电力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阔步前行。

  当前,学校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已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7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且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物联网工程专业为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教育培训计划项目。通信工程专业为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为了全方位、立体化培育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创业能力,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还与中软集团、蓝鸥科技、西普教育、普开数据等企业合作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30余项;与中兴通讯、东软集团、三峡集团、中国移动等企业共建实践基地40余个;与东软集团采取校企深层次人才教育培训合作模式开设“东软实验班”;与慧科集团共建双创平台成立了西湖创客汇三峡大学分会等,提升专业人才教育培训质量。

  人工智能、大数据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传统行业的智能化升级。近年来,基于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数字化车间、无人工厂早已在许多大规模的公司和高精端产品上得以实现,发展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不仅成为了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也是未来制造业的必然发展趋势。

  立足这一发展背景,三峡大学在机械与动力学院开设了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工程专业,致力于为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培养从事应用开发、系统规划、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端技术创新人才。目前,该专业以水电机械设备设计与维护省重点实验室、石墨增材制造技术与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机器人与智能系统宜昌市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为依托,已经组建了包含6位教授和11位副教授的智能制造工程教师团队,形成了智能设计、智能制造和智能运维的课程群体系。

  此外,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还拥有教育部-瑞士GF智能制造创新实践基地,大尺寸工业机械人测量虚拟实验教学系统等大型实验平台,实验室建筑面积7000 多平米,设备仪器总值3000 余万元,其中单台价值10 万元以上的设备50 多台,为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良好的设施保障,同时也为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科研环境。

  近年来,三峡大学在创新人才教育培训领域成果显著,学校学子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微软创新杯、全国物联网设计大赛等多项学科竞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21年,学生获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奖励1478项,其中国家级奖781项。近5年来,学校本科毕业生考研录取率保持在25%以上;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当今世界,传统的单一学科知识体系已经难以满足时代的发展,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需要更多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三峡大学将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拓展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空间,同时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着力提高人才教育培训质量,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服务国家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本文素材来自:三峡大学新闻网、三峡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三峡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三峡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三峡大学本科招生网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