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提升”工程|啃下“硬骨头”150平方米自建房拆了!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双提升”工程|啃下“硬骨头”150平方米自建房拆了!

2024-03-31 行业资讯

  调查难、沟通难、拆除难,一直是拆除违法建设的三大难点。对于大栅栏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来说,

  “这三处违建同时开始拆除,预计拆除完成大概需要一个星期左右。”据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该管片负责人于洋介绍,“之所以工期长,第一是因为面积大,在这三处自建房中,铁树斜街8号是面积最大的,整个二层面积达100平方米;第二是结构很复杂,改建加层的3间屋子均为砖混彩钢房,在一般的砖墙和彩钢顶之外,还额外使用了大量的水泥和钢筋;第三是拆除过程中还要保障下方正式房屋安全。”

  现场能够正常的看到,除了主体的支撑钢架之外,水泥砖墙外还包裹了一层彩钢板,需要先对表面的彩钢进行拆解,再对内部的墙体进行拆除,最后对主体钢架进行切割。虽然通过反复工作经营人已退租,但是依稀可见随意堆放的杂物和错综复杂的线路,存在极大的消防安全隐患。

  “存在隐患的自建房除了选址、样式、高度迥异以外,大多存在没有规范的建设图纸、不够专业的施工队伍、良莠不齐的工程质量等问题,所以每一次拆除我们都要制定相对应的拆除方案,这次也不例外。稳中求进、按部就班,安全拆除最重要。”综合行政执法队负责拆违专项工作的副队长冯泽峰介绍,“拆除结束后,我们会重点做好防水措施,并建议房屋所有人做好屋顶绿化。”

  “这是个违建啊,以前真没发现。”站在铁树斜街路面上,确实很难发现这里还存在一处违建。说起这次的拆除,最早要追溯到2022年7月。当时,街道有关部门按照市区要求,启动辖区经营性自建房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在走访中发现铁树斜街8号疑为违建。

  “房屋所有者一直声称二层是用于自住,于是我们结合日常检查和夜间巡查多次做出详细的调查和走访,最终发现用于出租经营。”于洋说。经第三方专业机构排查,初步判定该点位自建房存在一般安全风险隐患,综合行政执法队随即“吹哨”,联动安全生产办公室、消防站开展消隐整治工作,先消隐、后拆除分步推进。

  在判定完成之后,执法队员们又面临着新的“难关”——房屋所有者对拆除持坚决的反对态度。“每次拆违最大的难题不是判定、不是拆除,而是沟通,有隐患说改可以,一说拆居民立马变脸,可说是‘谈拆色变’。”而在长期的工作中,队员们都“炼成”了自己的沟通方式。

  “首先摆事实讲道理,明确是违建、存在隐患、要拆除,这个‘没商量’,铁树斜街这一片商户连商户、房屋挨房屋,人口密度大、房屋老化程度高,若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冯泽峰介绍说。因为当时二楼还有承租人居住,还要最大限度减轻对他们正常生活的影响。

  解决了“后顾之忧”,房屋所有人又提出了新的质疑:“旁边也有违建,为啥只拆我家?不拆他们?”城管队员当即“拍板”:如果经盘点确实为违建,那就一起拆!于是队员们又对周边二层进行了走访、调查、判定,最终确定对两处经营性自建房进行拆除,并签订了助拆协议。

  “我们前后得沟通了有十余次。其实这在拆违尤其是自建房这块都算少了,其实我们也理解,因为涉及到了自身利益,居民有顾虑、有不依很正常,但是对我们来说,居民安全大如天,这个底线不能退。”于洋说道。

  “这次全程下来都比较好沟通,算是很少见的情况。”与于洋持相同意见的,是综合行政执法队的“新人”任聖琪,他在于洋和冯泽峰的带领下,全程参与了铁树斜街8号的违建拆除工作。“‘师徒制’‘传帮带’是执法队的老传统,我从2021年9月来到街道后,就一直跟着‘师父’冯泽峰,学到了很多拆违的专业相关知识。”

  “拆违其实是很系统的一项工作,从前期的走访判定,到‘吹哨’消隐、沟通签协议,再到后期的服务和‘回头看’,每一次拆违都有路子可循但又需要精准分析、对症下药。”任聖琪说,“两位队长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于队会先摸清基本情况,告诉我们从哪个点切入,‘抽丝剥茧’般捋顺主线;冯队是队里出了名的‘会聊’,则更从沟通、谈判、协调上下功夫,这是一种‘谈判的艺术’。”

  对任聖琪来说,综合行政执法队的工作不仅让他在短时间内快速熟悉了大栅栏,在沟通中锻炼了为人处事的能力,更是强化了他的框架意识和系统思维,在宏观上拓展了视野,微观上提升了精准发力破题的能力。“冯队总是鼓励我们去‘试一试’,鼓励我们自己察觉缺陷,然后言传身教告诉我们怎样去解决。”任聖琪说道。

  据了解,自自建房安全整治行动启动以来,街道已拆除存在一般安全风险隐患的自建房13处,共计拆除面积981平方米,并对存在一般安全风险隐患的自建房全部发放了《自建房安全风险隐患告知书》。接下来,有关部门将逐步加强日常巡查、加大违建整治力度,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守好群众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