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死俄罗斯美国炸掉“北溪”管道作战难点和错误都有哪些?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工程案例

搞死俄罗斯美国炸掉“北溪”管道作战难点和错误都有哪些?

2024-01-04 工程案例

  2023年2月8日,美国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什就俄罗斯的“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毁一事发布了5000余字的长篇报道,引起国际舆论轩然。16日,另一名美国记者约翰·杜根再度爆料,有可靠的知情的人偷偷表示更多信息,可以与西摩·赫什的报道相互佐证。种种证据的曝光,使得炸毁“北溪”天然气管道的背后黑手愈加指向美国。本文无任何政治倾向,仅供茶余谈资,因事件本身迷雾重重,后续如有最新细节曝光,以一手消息为准。

  2021年12月,随着美俄博弈加剧,俄罗斯在乌克兰边境集结慢慢的变多的部队,俄乌爆发军事冲突的征兆愈发明显。美国为打击俄罗斯经济,破坏欧洲在政治上越来越“脱美”的趋势,总统拜登授意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成立一个由中情局、国防部、国务院等部门组成的秘密小组,筹划炸毁由俄罗斯通往德国的“北溪”天然气管道。

  行动方案有使用飞机空投炸弹、使用潜艇直接攻击、使用蛙人安装炸弹等,经过论证,中情局提出的使用海军遂行水下作业任务的“潜水救援中心”蛙人安装炸弹的方案确定为最终方案,既能保证任务的成功率和隐蔽性,又能规避审核程序防止泄密。2022年2月,行动方案经总统拜登批准后,美国海军成立行动小组。为在遍布军事监测点的波罗的海确定合适的行动地点,秘密小组说服熟悉波罗的海情况的挪威军方配合行动。

  3月,行动小组抵达挪威,在挪威特情局和海军的协助下进行深潜和安放炸弹的针对性训练。经过侦察,在距离丹麦伯恩霍尔姆岛约10千米的附近、深度80米的海底找到一段合适位置,此处管道约2千米长,附近洋流潮汐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对水下作业影响较小。为躲避丹麦和瑞典军方对伯恩霍尔姆岛周边海域的监视,行动时间定在6月,由美国第六舰队牵头、北约各国每年6月会定期在波罗的海组织“波罗的海行动”演习(BALTOPS22),秘密小组说服美军第六舰队演习筹划人员在演习中增加反水雷科目,为行动提供绝佳掩护。炸弹的引信起初确定为48小时定时起爆,为避免管道在演习结束后就发生爆炸为美军带来嫌疑,拜登要求将引信更改为遥控起爆。

  6月,北约在波罗的海如期举行“波罗的海行动”演习(BALTOPS22)。15日,美国海军蛙人着便衣,携带深潜装备、爆破器材等,乘坐直升机抵达丹麦伯恩霍尔姆岛,并与当地海军中将直接对接任务事宜。之后以参加排雷科目为名义,几名蛙人乘坐挪威阿尔塔级扫雷艇抵达任务海域,下潜海底寻找“北溪”管道,并布设炸弹,经过6个小时的水下作业达成目标后返回,之后乘坐直升机离开。

  9月,挪威海军一架P8侦察机投下声呐浮标,发出低频声音信号引爆炸弹,“北溪”管道中的4条被当场炸毁3条,俄罗斯通往德国的天然气管道几乎被全部切断。

  一是任务情报获取难。首先是任务地点。“北溪”管道作为俄罗斯重要能源出口通道,其布设走向、海底位置等均属机密事项,波罗的海的地质结构、海床起伏等环境特点和各国军事监测点范围分布也必须详细掌握,而这些敏感情报没有哪个国家会主动分享的,由此共同决定出合适的任务地点。其次是任务时间。要掌握波罗的海的水文洋流和潮汐规律,在海底相对平静稳定的时间窗口,还要掌握各国对水底严密监控的工作机制,在最不易引起怀疑的时机使用外力进行干预,由此确定行动时间和蛙人水下作业时间窗口。最后是炸弹布设。管道直径、管壁厚度直接决定炸弹的装药量和布设位置,装药量不足、布设位置不对将造成威力不足,难以对管道造成实质性破坏,容易被修复,如果威力过剩,又会引发四周的国家过度怀疑,无论哪种结果都意味着行动失败。

  二是蛙人水下作业难。爆炸位置约在海底80米,通常情况超过30米就属于深潜作业,不同于轻潜水和陆地作业,需要克服极大的困难和风险。

  首先是水的压强。80米的位置水压就是大气压强的8倍,需要专门的抗压深潜作业服进行保障,这种作业服非常笨重,会影响蛙人活动的灵活性,目前来看行动小组并没用深潜作业服,那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蛙人身体在水下是与8倍大气压非间接接触,虽能通过调压使身体内外压强保持一致,但人的脏器会受一定的影响,最脆弱的就是眼睛和内耳,血液中的氧气供应和活性也会被影响。所以蛙人的下潜和上浮并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到达一定深度后要停留15至30分钟,让身体适应外界压力的变化,再下潜上浮一定距离,一直重复直到到达指定深度。

  其次是蛙人的供气。为解决供氧问题,通常用专门的通气管和深潜作业服相连,或者使用“氦氧”、“氮氧”、“氮氦氧”混合气体进行调节,使用混合气必须对气体的比例进行配比控制,一旦供气失衡,不是氧中毒就是昏厥,特情处置时间只有几秒,而无论哪种供气方式,气体都会非常干燥,蛙人对水的需求大于陆地。

  再次是水下的环境。低温:即使热带地区10米以下的水温也会骤降,80米以下已是低温,会影响蛙人作业动作,水还会加速体温的流失,深水保温至关重要,蛙人穿得应该是干式作业服。无光:伸手不见五指,靠有限的照明设备提供有限的照明条件,还得对装备进行精细操作。洋流:洋流和暗流会使下潜、定位产生偏差,需要蛙人进行修正。不明生物:若遇到具有攻击性的大型生物、有毒生物,生命安全会遭到威胁。

  最后是水下定位搜索。即使知道管道的准确位置,也会因为环境和人为等因素,蛙人不可能准确下潜至海底的管道上,因此就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搜索管道的位置,而人在水里“上下左右前后”6个维度都能移动,又缺乏有效的参照物,仅靠指北针等定位设备做导航很容易迷失方向,这同时要携带炸弹等装备器材,负担更重。

  蛙人水下作业时间长达6小时,对能量和水分消耗极大,时间的分配很可能是2小时慢慢潜入海底,1.5小时搜索管道,0.5小时安装炸弹,2小时慢慢上浮。这些作业条件对人的身理、心理极限要求极高,即使专业蛙人经过长时间的训练累积也不一定人人达标。行动队员的专业程度和训练水平令人咋舌。

  炸弹的起爆方式。定时和遥控两种。定时引信制作相对简单,一旦启动将不受控制,如果拜登改变想法,后果严重。遥控引信大概能分电磁、震动、声音3种,首先是电磁信号,波罗的海处于俄罗斯和北约博弈的前沿,周边各国布置了大量水上和水下监测点、通信点、电缆、天线、传感器等,往来潜艇、军民船只都会发射大量各频段的电磁信号,电磁引信容易被偶然激发;其次是震动信号,海底地震、周边军演、民间爆破、来往船舶、钻井作业等都会引发震动,引信也容易被偶然激发;最后是声音信号,海底遍布自然噪声、生物声、人为噪声等各种声音,引信也容易被偶然激发。无论哪种引信,都要实现引信在复杂环境下对无关信号的脱敏,只对特定信号产生反应,引信的可靠性要高。

  炸弹的稳定性。因为不知道拜登何时定下起爆决心,所以炸弹要能在海底长期保持稳定,8倍压强意味着要使用特别的材料制作壳体,但又不能隔离引信对信号的接收,而引信需要从始至终保持接收信号的状态,必然需要一个动力源。

  环境对炸弹的影响。压强和温度会影响炸药活性,炸药活性又会影响炸弹威力,对管道的爆破属于构件爆破,需要找到关键位置安放炸弹,以实现最大毁伤效果。管道表面物质会影响炸弹的固定效果,海底洋流会不停对炸弹固定点进行冲刷,海底生物也会碰撞炸弹,一旦炸弹脱离管道,即使爆炸也达不到毁伤效果。

  一是行动目标以小博大。战果巨大,一方面打击了俄罗斯经济和能源市场,俄乌冲突正处胶着,俄罗斯急需用钱,切断该管道俄罗斯既会失去了一笔重要的能源收入,也对俄罗斯天然气的潜在买家形成震慑,不得不考虑能源安全问题,俄罗斯能源出口受到打击;另一方面美国液化天然气大量涌入国际能源市场,抢占俄罗斯出现的缺口,利润颇丰;同时美国通过此举扰乱欧洲政局,使欧洲继续唯美国马首是瞻,逼迫深度介入俄乌冲突,将德国拉下欧洲潜在领导者的地位,扭转欧洲继续“脱美”的趋势。2022年秋冬开始,欧洲各国因能源危机和通货膨胀引发多轮大规模抗议浪潮,西摩·赫什调查文章发布后,欧洲各国虽质问美国所作所为但并未得到答复,北约开始计划对沿海和水下重要基础设施实施保护,几颗炸弹轻易搅动了整个国际能源市场和欧洲未来。

  二是境外作战体系支撑。任务海区远离美国本土,强大的体系支撑保证了任务的成功。首先是跨部门、跨国协同,此次行动涉及美国国安、军方、北约、盟国等,国安制定行动方案,军方负责人员培训、实施作战行动,北约组织演习、安排队员进入任务区域,盟国挪威按时引爆炸弹,任一环节出错任务都不会取得成功。其次是海外情报保障,管道被成功炸毁即表明美军通过种种途径详细掌握了前文所述的关键情报,不再赘述。

  三是队员能力出色过硬。前文已分析本次深潜作业的难度,不再赘述。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长期的水下技能训练积累大量实践经验和任务的针对性训练,任务难以成功。

  四是新型装备助力任务。任务的成功离不开新型装备的支持。目前潜水装备最长也仅能达到3-4小时的水下使用时限,但此次却能达到6小时。受制于此次任务条件,炸弹应是专为此次任务定制。爆料人士所称的其他昂贵且专业的设备应是保障水下任务的定位、探测、通信等设备。

  一是舆论反差暴露企图。在爆炸事件发生之前,美国总统拜登、副国务卿纽兰等高级官员就曾在多个场合公开表示要炸毁“北溪”管道以制裁俄罗斯,爆炸事件发生之后美国政府及西方媒体却以很多理由将矛头指向俄罗斯,以此混淆视听。美盟所谓的事件调查团公开拒绝俄罗斯方面参与调查,时隔半年并未拿出实质性调查结论。西摩·赫什爆料文章发布后,美国政府、国安部门、军方等即刻否认,并拒绝提供事件发生地周围的监测数据,美国主流媒体集体禁声。美国及其国内媒体的反差表现反而让国际舆论更加怀疑其在此次事件中扮演的角色。

  二是演习掩护不够彻底。2022年6月,海军蛙人借“波罗的海行动”演习掩护,以参加排雷演习的名义,潜入海底布设遥控炸弹,但任务区域并没有设置与水下搜排爆、反水雷等科目相关的保障条件,任务队员也没有携带与反水雷作业相关的装备器材,令人生疑,掩护作战任务不彻底,假戏还不够假。

  三是怪异装扮引发关注。据消息人士爆料,2022年6月,队员乘坐直升机抵达丹麦伯恩霍尔姆岛时,留着奇怪的发型和胡须,身着便装,全身上下没有一点军人身份的标识,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看起来像一群”。这些人本来就是演习中途抵达任务区域,布设完炸弹后随即撤离,容易吸引其他人的关注,加之着装和仪容怪异,更易引人注目,留下深刻印象。吃瓜群众的心态就是凑热闹、爱打听,演习场突然蹦出这样一群人,好奇心作祟,谁都会打听打听。约翰·杜根的消息源就是明证。

  一是关于蛙人来源。任务队员来源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海军现役军人,第二种是有军方背景的承包商或雇佣兵。为了规避嫌疑,首选肯定是第二种。但考虑此项任务时值俄乌冲突敏感时期,地缘环境复杂,保密要求高;同时考虑蛙人深潜作战培训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任务筹划、队员培训、装备保障、机动投送全程不足3个月,时间很紧张,全球应该没有哪个军事承包商具备这种水平和资源。因此,队员应当是来自海军遂行水下特种作战任务的部队,具备深潜作业经验的官兵更容易进行针对性训练,美国海军具备此项能力的部队屈指可数。

  二是关于炸弹制作。队员抵达伯恩霍尔姆岛时携带有不知名的小箱子,返回时箱子消失,里面装的应该就是遥控炸弹。对炸弹结构的设计、材料的选择、装药量、布设位置等需要大量爆炸学、材料学等专业相关知识,普通官兵一方面缺乏知识积累和知识深度,另一方面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研究,应当是有一个专业团队专门研究,并且该炸弹的安装和启动方式格外的简单,傻瓜式的一教就会,这样才可以保证蛙人在水下高压环境下不会出错。

  三是关于破坏数量。“北溪”1号管道2条已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北溪”2号管道2条已建成但未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共计4条,美军炸毁3条。那美军原计划到底是只炸毁3条,保留1条?还是计划炸毁4条,但实际仅炸毁3条?无论炸毁几条,只要美国迈出这一步,引发的政治恶果是一样的,因此应当采取效益最大的方式,即将管道全部炸毁切断。所以,美军计划一次性炸毁4条管道的概率较大。实际只炸毁3条的原因有二:一种是炸弹发生故障没有成功引爆,如果是这种原因那海底必然留有炸弹残骸,但没有哪个国家会大海捞针一样去找,即使找到应该也不会有美国的痕迹;另一种是蛙人布设炸弹的位置不对,或者炸弹脱离固定点,导致毁伤效果不佳。

  四是关于作战方式。为何不使用线控水下机器人或者水下无人潜航器安放炸弹,或者使用蛙人运载器渗透更为隐蔽?美军在成功布设炸弹后,时隔3个月才引爆炸弹,这期间一方面摆脱自己的嫌疑,另一方面观察欧洲在俄乌冲突中的表现和立场,这就决定需要稳定安全秘密的方式布设遥控炸弹。若使用无人潜航器,则至少需要配备灵活的机械手臂和稳定的动力系统,具有较长时间的续航能力和较大的运载能力,还要掌握从出发地到任务海区详细的水文洋流情况,布设炸弹时还需要远距离精准操控,一旦失控或失败将在海底遗留装备残骸,成为日后的证据。

  蛙人运载器无论是干式,还是湿式,航程有限,蛙人在水下滞留时间也有限,无法长时间远距离渗透,而且事发海区周围遍布各国军事监测点,极易被探测捕捉,包括线控的水下机器人虽然灵活,但需要水面操作平台,均存在暴露隐患。综合评估,上述三种方式有难度但不是没办法实现,采取蛙人直接布设的方式更安全隐蔽。

  五是关于消息来源。炸毁“北溪”应当是美国的机密行动,但西摩·赫什却可以调查到详细的过程,消息提供者大概率掌握一手资料,甚至是决策者、参与者,普通官员、军人难以掌握如此之多敏感信息。这些人甘愿冒着违抗军令、把美国推上国际舆论风口浪尖的风险,也要爆料事件真相,政治报复也好、价值观不同也好,说明参与行动的内部人员中存在分歧,思想并未统一,美国也好,北约也好,肯定在进行内部调查,这些人泄密是一方面,重要的是不听话,必须踢出权力核心,还要给点教训。正如拜登所言:对待德国人,不听话就挨冻去吧。对待自己人,不听话就滚蛋去吧。

  俄乌冲突只是炸毁“北溪”管道的引子,行动构想应该在俄罗斯和德国达成建设天然气管道之时既已成型。即使炸毁“北溪”取得了军事行动的成功,也无法掩盖其政治上的巨大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