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在建重点水利工程本月底前全面复工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工程案例

全市在建重点水利工程本月底前全面复工

2024-03-11 工程案例

  工程车辆来回穿梭、机械设备轰鸣作响、实施工程人员各就各位……连日来,我市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藻渡水库等在建重点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现场一派忙碌。为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春节假期结束后,市水利局加强项目开复工情况调度,逐个审核并下达年度建设任务和资本预算,确保年度计划全面完成。

  “金刚沱泵站作业内容多、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尤其是取水头部和水下管道安装需在枯水期进行。目前我们正抢抓有利时机,全力推进项目建设。”重庆市西部水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金刚沱泵站位于江津区油溪镇,是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的控制性工程,其提水量占整个工程供水总量的七成左右,取水头部作为泵站建设技术难度最为复杂的环节,目前正抢抓枯水期机遇加紧施工。

  市水利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和记者说,今年是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全面建设第四年,也是项目建设“攻坚之年”,全年将完成投资18亿元,力争东干线、西干线及金刚沱泵站、圣中水库、永安隧道、双桥隧洞等重点节点工程主体工程完工,嘉陵江干线年底,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将累计完成投资和实物工作量达90%以上。

  截至去年底,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111.82亿元,占总投资的78%。累计完成实物工程量占整个工程量的74.65%。璧山联通线、东干线德感至西彭段管线全线贯通,形成了长江水源和嘉陵江水源相互连通、互调互济的格局,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提供“双水源”保障。

  2月18日,春节假期后首个工作日,位于綦江区赶水镇的国家重大水利工程——藻渡水库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水库溢洪道、放空洞、检修交通洞和白鳝田料场道路等部位加紧施工。

  “截至目前,30余台机械设备和200余名实施工程人员已全部到位,全面复工复产后,大家齐心协力抢工期、抓进度。”重庆市藻渡水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早在2月15日,藻渡水库参建各方就召开专题会议,并对大坝左右岸坝肩、放空洞进口边坡、溢洪道、导流洞施工等部位进行复工前的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处理,2月18日进入正常有序施工环节。按照2024年年度建设规划,项目计划在4月底前全面完成导流洞施工任务。

  据了解,藻渡水库是我市目前投资最大的水库、库容最大的农业灌溉水库和重庆历史上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最多的水利项目。水库坝址距綦江城区35公里,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调节入綦江水量,配合綦江跨河旧桥改造、航电梯级改造、河道疏浚等项目和措施,将使綦江城区防洪能力从20年一遇提高至50年一遇;还可为渝南地区300多万群众提供生产生活用水,新增年供水量约1.79亿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1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6.5万亩。同时,该工程还是重庆中心城区的应急供水水源。

  不仅是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和藻渡水库等重大水利工程复工复产忙,春节假期以来,我市众多在建水利工程也加紧调度、火力全开,如火如荼地建设。

  比如,在进行复工前安全检查后,南川区洪塘水库工程于2月12日进行大坝枢纽区复工作业,目前正在进行大坝土石方填筑工作,现场有挖掘机、装载机、混凝土罐车等各类机具十余台和20余人同时作业;2月20日,荣昌区峰高街道金银村莲花河施工现场,工人们趁着天气晴好,正加紧进行绿化植物补栽、道路透水混凝土铺装,路灯安装等工序,按照荣昌区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项目目标要求,计划3月底全面完工;中小河流荣昌区马鞍河治理项目现场,为抢抓汛前工期,实施工程单位投入了6台机械,50余名工人,抓紧建设保证水位临时拦河堰、导流围堰开挖等工作,预计在4月底汛期到来前完成水下部分施工。

  “截至2月18日,全市有建设任务的在建重点水利工程复工率达30%,其中水美乡村项目复工率达到100%,剩余项目均计划于2月底前全面复工。”市水利局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市水利局党组提早安排、提早部署、提早落实,将全力推进水利投资一季度开门红,为全市扩大有效投资贡献水利力量。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加快新开工项目招标挂网、合同签订、进场施工等主要环节,优化续建项目施工计划,统筹好汛期和非汛期施工部位不同的特点,持续抓实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通过建立台账、强化调度、分解任务等措施,确保年度计划全面完成。

  3月7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上空,一群雨燕飞过蓝天,衔来春意渐浓的讯息。王路还提到,要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形成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大布局等。她建议,逐步提升我国多层次长期资金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为科技型公司可以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加快培养复合型人才,推进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万泉代表表示,近年来,我们国家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科学技术创新对产业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

  过去一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科技和装备支撑稳步增强,农业绿色发展步伐加快。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如何持续推动农业高水平发展?本刊特邀请代表委员畅谈观察和思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培养用好乡村人才”。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力度”。据统计,我国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口达到或超过1.3亿人,占全国老年人口的46.4%,占全国农村人口的26.5%。农村养老是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

  王德保透露,中心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河套合作区的区位优势,协同香港、面向全球,在河套合作区建设大湾区国创中心国际总部。

  “主轴承的服役寿命与可靠性受到材料、设计、制造技术等多种关键因素制约,研制难度随尺寸增加而倍增。

  为加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力度,2023年,工业与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指导意见》。

  文生视频、智能家居、智慧工厂……近年来,AI发展速度之快、应用场景范围之广备受瞩目。

  月表可开采资源均赋存于月壤/月岩地层中,月球采矿是典型的多资源共采问题。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围绕科技如何支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怎样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等线

  今年2月底,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郑仕标教授团队提出的“玻色编码纠错延长量子比特寿命”研究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在辛锋看来,中央企业在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方面,拥有多方面独特优势。为深度融入国家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充分的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及其重要的作用,不相同的领域中央企业持续探索,积淀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

  李国英介绍,2023年我国共计实施41014个水利工程项目,分为防洪工程、供水工程、灌溉工程、水生态保护和治理工程4类。张玉卓用三个字概括了中央企业今年高水平发展的路径:“高”,即高水平的协同;“质”,即质的有效提升;“量”,即量的合理增长。

  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手术机器人、远程医疗、可穿戴设备……近年来,数字医疗技术在疾病诊断、临床治疗和患者康复等领域不断开疆拓土,让健康服务更加优质可及。通过照片诊断眼部疾病、利用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心脏……各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正慢慢的变成为辅助医生诊断疾病的帮手。

  贾少谦认为:“制造业减少碳排放是实现碳中和的主战场,当下迫切地需要培育壮大绿色创新主体,激发绿色转型活力。范飞建议,可根据区域绿色技术发展优势和应用需求,完善绿色技术交易机制,同时布局建设若干绿色技术交易平台,推动绿色技术成果转化。

  “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是我国“双碳”战略实施的一项基础性、前置性的制度变革,不仅彻底打破了“能耗双控”对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展和能源化工产业的约束,且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双碳”战略,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在全世界内形成零碳经济竞争新优势。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为逐步提升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明确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