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与国家命运“焊接”在一起 ——追记著名焊接专家、天津大学教授王东坡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服务项目

一生与国家命运“焊接”在一起 ——追记著名焊接专家、天津大学教授王东坡

2024-03-22 服务项目
详细介绍:

  51岁的焊接专家王东坡被很多人形容成“不知疲倦的永动机”。过去30年,他追着大国工程中的“卡脖子”难题跑,瞄准重点项目最紧要的关键技术持续攻关,做出许多填补国产技术空白的创新。

  和以往无数次突然接到紧急任务一样,今年4月的一天,王东坡忙了一整天,没顾上吃晚饭就登上飞机,赶赴上海参加某型号民用航空发动机故障研讨会。谁也没想到,途中他突发疾病,因公殉职。

  这几天,在天津大学举行的王东坡事迹报告会上,很多师生回忆道,王东坡身上有一种时不我待的使命感。他常告诫学生,看似细小的焊缝,决定着一个制造大国前行的速度,“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时代,必须要为这个时代做点什么才无愧于心”。

  直到导师离去,王东坡的博士生梁行才真正理解第一次听他上课时,印象最深的那句话“天大学子就是要立志、要努力做专业领域上的专家。为国家作贡献,舍我其谁!”

  很多熟悉他的人都说,这位焊接领域的知名专家身上有天大人特有的“土气”一件灰色羽绒服穿了至少10年,他和爱人一直住在老宿舍楼里,每天乘公交车上下班,也不太擅长使用智能手机。

  学生梁行这样评价他:“王老师的聪明是公认的,学习思考专业相关知识比谁都快,可在生活中却总是显得有些笨拙。”

  他眼里仿佛只有那些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的事。过去几十年里,他参与解决了多项重大工程核心问题,从港珠澳大桥到载人航天,从水下潜器到深海立管,从高速轨道交通到长输油气管线其开创的焊接结构延寿技术在工程机械、风电、海洋工程等领域得到普遍应用。

  读博士期间,他就研发出世界首台基于压电原理的超声冲击设备。同事邓彩艳记得,2001年自己进入焊接结构课题组读硕士研究生时,王东坡是一名博士后。每次试验设备坏了,导师都会大喊一声“东坡”,“这时一个男生就拿着万用表等工具跑过来开始捣鼓,每次都能修好”。王东坡自学精通了电路原理、机械结构等,成了实验室的“维修工”。

  他花了3年时间,埋头在实验室里,亲手打磨一个个超声冲击设备用的陶瓷片和零件,反复磨、反复试验,直至成功。

  这项技术相当于给焊接结构“延年益寿”,让其在长时间的大风大浪、高温度高压力、高湿高盐等环境中,以及地震等强冲击载荷下,依然能保持牢固耐用。

  王东坡不断地进行升级改造,又研发了系列新产品。“这些技术,在国内仍然是最领先的。”邓彩艳说。

  为了解决我国大规模建设海上采油平台过程中遇到的“卡脖子”问题为大厚度焊接接头低温韧性测试制造出“预制疲劳裂纹”,王东坡常在一间噪音极大的实验室里,戴着隔音耳罩做疲劳试验,一待就是一天。

  终于,这项曾长期只掌握在国外极少数科研机构手中的技术,如今全部实现国产化。技术投产后不到10年间,产生的经济效益达到约20亿元-25亿元。邓彩艳说:“后来,我们实验室随便找出来一个学生都会做这项技术,这些学生毕业后又把技术带到他们的工作中,现在在国内已经普及了。”

  对于王东坡的离去,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电机有限公司在唁电中称,这是国家“不可估量的损失”。

  王东坡的告别仪式现场挤满了人,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有他的师友弟子、学界同仁,还有不少来自企业的朋友。

  天津市金桥焊材技术部经理马强特意从外地赶来。他在2021年原油储罐焊材国产化紧急攻关时,总向王东坡请教。“他没有专家的架子,像我这样的企业技术人员都可以每时每刻给他发微信请教问题,他每次都会详细回复。我们也没有给他什么报酬,但假如没有他的帮助,这条国产化的技术路线我们可能要走更长的时间。”

  王东坡的学生、天津大学教师龚宝明算了算,过去10年间,王东坡带领团队与142余家国内企业合作完成了272项科研项目,总经费超过1.13亿元。

  “王老师总跟我们说,研究选题要接地气,要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龚宝明清楚,在王老师心中,源于工业生产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科学问题,解决这样一些问题才是推动国家工业进步的重要动力。

  至于企业规模有多大,项目经费有多少,从来不是王东坡看重的。“他合作的企业五花八门,既有国字头大企业,也有很多民营和小微企业。”龚宝明说,王东坡牵头的很多合作项目,合同额都不大。

  多小的问题他都愿意帮忙解决,多大的问题他也照样敢挑战。“X80”是近年来在国家管网建设,尤其是跨国油气运输管线网络建设中被普遍的使用的高强度钢。2017年到2019年,中缅天然气输气管道发生数起因管道断裂引发火灾爆炸的事故,引发社会对国际油气管道安全性的质疑。

  作为焊接领域的权威专家,王东坡全程参与了风险排查整治的工作,并提出了环焊缝失效是由于结构韧性储备不足的观点。之后,他承担了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3项关键技术的攻关。该公司生产部副总监戴联双介绍,现在王东坡的多项研究成果已经应用到实际工程中,产生效益价值高达数千万元。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涂善东哽咽地说:“王东坡教授理论联系实际,在焊接结构完整性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一个人有知识重要,有思想更重要。只有既有才能又有光辉的信念与思想追求,这样的人生才算完美,这样的人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人。”这是王东坡在1996年申请入党时在自传材料中写的一句话。此后,他用一生践行了自己当初的承诺。

  今年刚毕业的硕士朱奕瑶还常常想起王东坡的嘱咐:“你们把项目做好了,不单单是节省巨额费用的问题,更是防范重大工程风险的需要。可能为国家节省成百上千万资金。”

  梁行说,有一次,他和王东坡的讨论从晚上9点一直进行到凌晨。当他一觉醒来,发现早晨6点半王东坡就给他发了长长的留言,里面详细分析了这样的一个问题的内在机理,还配上亲手绘制的示意图。

  邓彩艳说,跟着王老师做科研总是让人振奋。“他带着我们大家一起做的拉拔式塞补焊接技术与装备开发,有望应用于重型运载火箭;他带着我们攻克的水下焊接技术和装备,打破了国外垄断”

  王东坡生前常跟学生说,做科研要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目标再伟大,也需要踏踏实实地去干。他说:“尖端科技要靠一种精神力量去支撑,我们肯定要坚定信心。”

  然而,那些雄心勃勃的科研计划还没完成,他却先走了。如今在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的工程中心,他开发的多台国内首创的试验设备还在一刻不停地运转着,像是一种精神的力量,激励着更多后来人前行。